美国时间1月10日晚,OpenAI正式上线GPT Store,分类、趋势、每周精选等栏目一应俱全,且刚上线即有现成三百万GPTs——这是开发者使用GPT模型设计出的属于自己的AI助理工具。
OpenAI是否迎来了自己的App Store,并将建立起和苹果一样庞大的应用开发者生态?这是所有人关注的核心问题。
1月12日,丰元创投管理合伙人徐霄羽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,从去年年初的Plugin插件,到年底的GPTs,再到最新发布的GPT Store,都体现出OpenAI降低大语言模型应用门槛的努力。GPT Store有成为App Store的元素,但离苹果应用商店的造富神话尚远。
新的苹果时刻到来了吗?
当前ChatGPT月活用户数已突破2亿。GPT Store的入口位置留在ChatGPT站内,用户刚开始构建GPTs时,操作会停留在OpenAI的ChatGPT平台。之后,更多的复杂操作和链路会跳转至开发者侧独立完整的网站或App上进行。
这导致在运行机制上,GPTs之于ChatGPT有点类似小程序之于微信。
表面看,GPTs已成为新的导流渠道,GPT Store相当于背靠一个庞大的流量池,个人开发者和开发团队可以不断借助ChatGPT为自己产品引流。但实际上,整个GPT生态想好起来并不容易,这是因为排名前列的GPTs商业价值和壁垒都做得“很浅”。
在很多投资人眼中,目前的GPT Store只能视作OpenAI的一种玩法,尚在很初级阶段,无法跟苹果商店相比,只能说具备一定的“苹果元素”。
根据知乎编程类博主苏洋观察,GPT Store上线首日,第一轮产品榜单都在知识和学习赛道里内卷,并未出现官方尝试引导的百花齐放。
而仅两月之前,OpenAI开发者日官宣GPTs之时,外界还将其视为中小开发者的福音。
但时隔不久,开发者们也失去了投资人的注意力。去年年初,一批通过GPT模型打造的解读类PDF创业成为风口,但由于门槛低、入局者众,到了年中时段,硅谷投资人便失去了兴趣。在本轮榜单中排名靠前的Ai PDF就属于此类。
这些因素都导致投资人对GPT Store的看法更为冷静。英诺天使合伙人王晟在小饭桌的沙龙上指出,GPT Store是好的实践,但需要了解其本质是内容还是娱乐、或者游戏?现在看来,至少“不是社交”。
说到底,GPTs没有护城河还是因为OpenAI产品力并不充分。
据一位生成式AI观察人士分析,GPT Store中各个品类目前都按使用量直接排序,这会导致马太效应愈加严重。
“多数GPT会想方设法往自己平台引流,但很难想象这一模式下GPT如何正向运转。”他表示。
出现新的投资机会
刚上线的GPT Store并没有真实数据可供分析,情感陪伴类App Character.ai和聚合平台Poe是投资人找到的两款参照标的。
前者是拥有先发优势的虚拟角色领域独角兽,被称为大模型时代的UGC(用户原创内容)平台,但饱受低留存率的困扰;后者是美版知乎Quora推出的头部AI平台,但变现服务刚刚推出,也很难根据数据作出判断。
OpenAI自己推出的Plugin插件也适合作为标的。但Plugin被公认为一个“略显失败”的产品,因为下游公司接入Plugin之后会陷入两难。
比如一家在线订票公司接入Plugin之后,可以获得新用户,却会损失核心的品牌资产和用户资产。假如第二家同样的公司给了Plugin更多分成,前者就会被轻易替换。
不过,随着GPT Store上线,还是有一些新的投资机会开始冒头。
徐霄羽告诉
在她看来,那些有个人特点、或个人知识储备有差异化的创业者会获得机会。比如有独特风格的艺术家,可以把能力“传授给”GPTs制作成一种艺术风格,别人无法仿造,从而建成壁垒。但风险是有可能产生版权问题。
OpenAI想通过GPT Store点燃自己的生态,而创业者们也想利用OpenAI推进自己的野心。
日前,基于ChatGPT做原生硬件产品的Rabbit在CES亮相后引发热潮。他们推出的简单口袋AI设备Rabbit R1,首批1万台迅速被抢购一空。这是一款少见的硬件形态,不能看电影也不能玩游戏,只能实现简单的AI助理分身功能,完全依靠手动操作,没有隐私监听的干扰。
“OpenAI在推广软件,但硬件率先爆发了。”徐霄羽感慨。
对于GPT Store,投资人的看法普遍比中小开发者冷静——普遍比两个月前冷静,但也不失乐观。
虽然现在无法形成技术和业务的纵深,但多数投资人也对GPT Store表达了看好。绿洲资本某专注AI赛道的投资人表示,虽然GPT Store尚无明确的收入共享机划,但显示了OpenAI的宏大野心,开发者们肯定积极拥抱。他预计,其他大语言模型公司可能跟进,类似安卓和iOS都有自己的应用商店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